重庆白蚁防治公司

重庆灭白蚁公司告诉你白蚁的生物学

日期:2019-06-14

重庆灭白蚁公司告诉你白蚁的生物学

一、白蚁的生态结构
        白蚁的形态结构非常复杂,同一种的同一种群由于品级的不同,其形态结构完全不同。有的甚至同一品级,不同个体又有很大区别。
      (一)外部形态
       白蚁的体躯构造和其它昆虫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部分,即头、胸、腹三大部分。
       1、原始型:体形结构、形态特征保持原始状态,头部和胸部没有奇特的变化,虽然在不同类群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其主要的体形结构和形态特征仍保持其原始状态。它们之间的统一性远远大于差异性。原始型的形态特征表明了等翅目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的历史阶段,但由于形态差异较小,目前还很少做为鉴定种的依据。原始型包括繁殖蚁和工蚁的各个品级。

        2、蜕变型:由于适应特殊的功能,蜕变型个体的形态特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完全脱离了原始型的形态构造。特别在头部和胸部,变化更大。不同类群间的差别极大,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远远大于统一性。蜕变型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表明了等翅目昆虫在整个昆虫纲的进化过程中,是一支高度特化的类群。蜕变型由于形态复杂,变化大,不同类群间的形态特征有很大区别,且又比较稳定,所以不仅可提供高级阶元分类的许多依据,同时也可以提供鉴定种类的许多明显的鉴定特征。蜕变型仅兵蚁一个品级,其形态结构按上颚发育程度和头的形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上颚极其发达,头壳不向前伸突,左右两上颚的内缘有不同的齿突,称为上颚兵;另一类白蚁兵蚁的上颚退化,但头壳却极度向前伸突延长,形成长象鼻,称为象鼻兵。

      (二)内部形态
      1、消化系统
        白蚁消化系统和一般昆虫的消化系统相似,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大段。
       2、生殖系统
        白蚁各个品级中虽有雌雄两性之分,但生殖系统发育于生殖类型的蚁王、蚁后,而非生殖类型的兵蚁和工蚁生殖腺发育则不完全。
        白蚁的生殖系统与其他昆虫相同,生殖系统位于腹部。
二、白蚁的品级类型
        白蚁是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虽然不同种类白蚁,群体大小不同,如散白蚁一般一个群体内仅包括几百个到几千个个体,而黑翅土白蚁一个群体包括的个体有时可多达200万以上。但不管其群体大小,所包括的个体数量多小,所有个体总是集群成一个单独的生活单元,脱离群体的单个白蚁或极少数白蚁在自然条件下是无法生存的。而且白蚁的群体并不是简单的个体聚集,在同一群体内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分工不同,有不同的品级分化。从外部形态和生理机能上可将白蚁个体分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每类又可分为若干品级。
      1、生殖型或称繁殖型
        由于来源和形态的不同,一般又可分为以下三个品级:原始蚁王蚁后,短翅补充蚁王蚁后,无翅补充蚁王蚁后。
      2、非生殖型
        包括工蚁和兵蚁两个品级。这类白蚁虽有完整的生殖器官,但发育不完全,没有生殖机能。在整个巢群内,数量多,并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蚁巢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三、白蚁生活史
        白蚁为社会性昆虫,从卵孵化幼虫后就分化成为工蚁、兵蚁、若虫等不同的品级,其若虫等又可成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有翅成虫。不同白蚁种类的品级分化有所不同,木白蚁科和原白蚁属的白蚁生活史缺少工蚁这一品级;鼻白蚁科的家白蚁、散白蚁、原鼻白蚁等和白蚁科的黄球白蚁、大锯白蚁等的品级分化有补充型蚁王、蚁后;大白蚁、土白蚁等生活史中缺补充型蚁王、蚁后。

四、白蚁巢
        白蚁是天生的杰出的建筑师。白蚁是巢居生活的昆虫,蚁巢是白蚁集中生活的大本营,但群体活动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巢外相当远的距离。各类白蚁不论如何生活,都有或简或繁的蚁巢,有些在地上筑垄高达9米,基部直径20-30米,有的巢筑在地下,也有的筑在墙壁里、树木中。在天然环境中脱离蚁巢的白蚁很难长期得以生存,所以蚁巢在白蚁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蚁巢不仅有保护白蚁群体免受外敌侵害的作用,而且提供一个适于白蚁生活的稳定环境。蚁巢内的温度经常保持在温暖的幅度内,冬季巢内温度高于巢外,而在夏季巢内温度却低于巢外。黑翅土白蚁的主巢温度通常处于25-28℃,当冬季周围土温降至9-19℃时,巢内温度不低于20℃,夏季巢外酷暑,而巢温仍然相对稳定。巢内湿度的保持也是依赖于蚁巢的外壳,白蚁自身的活动和菌圃的代谢作用,都可以调节巢内的温度和湿度。
        蚁巢的形式十分复杂,白蚁由于种类不同,其建巢地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同种白蚁也因环境的差别,其蚁巢的结构也不尽相同。根据各类白蚁的不同习性以及蚁巢的修建地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木栖巢
        原始种类白蚁的巢穴。这种巢穴隐蔽得很好,常由一个明显而不规则的隧道和巢室系统组成,人们难以发现它们。这些巢穴既可作为卧室,又可作为贮藏室。蚁王仍然很小,四出活动,而不象高度组织的白蚁王国群体那样被封闭在一间小室(王宫)里。
      2、地下巢
        是土栖白蚁专营的高楼大厦群,一般都在土壤中修建。土栖白蚁为害农林作物和土质水利工程,也会窜入附近的建筑物为害。在堤坝上,土栖白蚁巢一般隐藏在地下2米左右的深处,形成堤坝隐患和“定时炸弹”。
      3、地上巢
        我国仅在云南南部、广西南宁西南部和海南等地发现。它们修筑的蚁丘突出地面几十厘米,有的也可高达数米。蚁丘外层有很厚的掩护物,耐性好,很象人类的混凝土结构,必须花很大力气才能刨开,里层才是它真正的蚁巢。
      4、土木栖巢
        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修筑成不同形状类型的巢穴,且能广布于各种材料中。
      5、寄生巢
        就是把蚁巢修筑在另一种白蚁的巢穴里。
五、白蚁的营养来源
        白蚁食性很广,其营养物质来源于植物,以植物性纤维素及其制品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质素,偶尔也食淀粉、糖类和蛋白质等等。然而,人们也常见白蚁会蛀食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甚至砖头、石块、金属等,它们是以口吐乙酸之类的化学物质来腐蚀、熔化这些物件的。除此之外,也能吞食同一蚁巢内的白蚁尸体、幼蚁发育中蜕下的旧皮,在外界食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会吞食蚁卵甚至幼蚁。不过相互吞食不是它们的正常营养方式。白蚁的食物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活体植物:
        许多种土栖白蚁都能取食植物的根、茎,尤其是幼苗、嫩茎和根。
      (2)含糖量高的干枯植物
        纤维素在白蚁全部食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种白蚁不仅取食天然木材和干枯植物,如蛀食枯死树桩、枯枝落叶和被木材腐朽菌寄生的枯木。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还取食晒干的牛粪。除此之外,白蚁还能取食各种含纤维素的加工产品,象纸张、布匹等。
        白蚁对纤维素的消化与吸收:白蚁虽然取食大量的纤维素,但是光靠白蚁本身并不能完成消化纤维素的全部过程。除白蚁科以外,其它白蚁肠内都含有数量很多的单细胞生物,其中包括了原生动物的四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以及细菌,已定名的有300多种。这些微生物与白蚁是共生关系,只有依靠这些微生物的协助,才能使纤维素消化转变为白蚁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
      (3)从微生物中摄取补充其他营养物质
        某些白蚁取食真菌,这些真菌有两类,一类由白蚁用特殊的方法培养,另一类不是经白蚁特殊培养的。
      (4)白蚁尸体、幼蚁蜕皮、蚁卵和幼蚁
                                              
六、台湾乳白蚁的生物学
      1.主巢与副巢
        台湾乳白蚁有地下巢、地上巢和树巢。当群体不断壮大除主巢外还有副巢,主、副巢之间白蚁有蚁道相通经常联系。由于它的活动取食范围可达100米之外,在此范围内多处发现白蚁危害,如何证实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群体,往往十分困难。只有用同位素示踪测定,才能取得可靠和科学的结论。经同位素示踪测定经4小时后副巢中的白蚁可返回主巢。副巢有1─多个,主巢因环境,食料等因素影响,原来的主巢可能被放弃,副巢可能转化为主巢,有的可能变成空巢,从外表要准确判断主巢还是副巢往往十分困难,也不能以巢体大小,外表特征的分群孔、排成物多少来断定。
        主巢与副巢在外表上虽然很难区别,但有如下几方面的相对依据可作判断:
        ● 主巢有“王室”,有蚁后和蚁王;副巢则没有。 
        ● 主巢有卵和幼蚁;副巢无卵,幼蚁也极少见。 
        ● 主巢外部有针头大小的点状通气孔;副巢则没有。 
        ● 中毒死亡多集中在主巢,尸体腐烂有强烈臭味,副巢施药少见尸体常成为空巢。 
        ● 若用螺丝刀插入巢中,听到吱吱作响,这表明兵蚁特别多和主巢的可能性较大。 
        ● 主巢外围木材集中,食料充足,阴暗潮湿,靠近水源。 
        ● 由于主、副巢有相互转化现象,所以从外表很难确切判断,上述区别特征只是相对而言。
      2、巢群成熟产生分飞
        分飞时间与气温密切相关,广东地区4月下旬─6月,湖北地区5月─7月。
        白蚁分飞的三个阶段
        台湾乳白蚁是当年羽化,当年分飞。已羽化的成虫也需等待温度、湿度(雨水)合适时机才往外飞出。根据多年观察室内饲养的分飞时间比野外推迟7-10天左右,同一巢群白蚁均有多次分飞(2-10次不等),分飞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分飞始期:巢中有翅成虫全部羽化,有少数分飞孔工蚁开始打开,但洞口不大,少量有翅成虫,作试验探性飞行,发生分飞巢群为数不多,野外也不普遍,只是少量分飞。
       (2)分飞高峰期:巢外分飞孔,几乎给工蚁全部打开、洞口也大、气象条件合适,有翅成虫蜂涌而出、争先恐后往外飞翔。发生分飞的巢群也比较普遍,但飞到一定程度,尚未飞完,工蚁又纷纷开始堵洞。待下次再打开,再分飞。
       (3)分飞未期:分飞高峰期过后的一段时间,约几天至十余天,尚未飞完的少数成虫,作后分飞,飞出数量很少。但分飞期有个别巢群时间拖得很长,1994年7月30日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树巢中仍采到3个有翅成虫,同年8月23日在深圳光明农场生物制品厂走廊门楣巢分群孔中施药,仍有7个成虫飞出。这比正常分飞时间相差一个半月左右。
      3.初期群体的建立
        雌雄配对营建新居后即行交配产卵,一般交配后一个星期产卵,一个月左右孵化。初期群体0.5年50头,1年80-243头,1.5年300头,2年418-956头,2.5年1000-1500头,3.5年2732头,4年5000头,5年估计也可能仅有10000头,6-7年发展比较快,尚未产生有翅成虫前仍是未成熟群体。
        群体数量的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生态条件,特别是温、湿度和食料是否得到满足。1973年4月27日接种配对一批置于恒温(300C)、恒温(85%)培养箱中,给予充分食料和适当水分,群体发展相当快,在1974年7月24日检查一对(配对后15个月)群体数量已达1039头,其中工蚁915头(占88%),兵蚁124头(占12%)以及蚁卵一堆。
        黄亮文、陈丽玲(1984)在室温条件下,成虫配对后5-10天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第6天,当年产卵期有5个月,每天雌虫平均产卵为46粒。雌虫产卵后,如果不断将卵取走,产卵量显著提高,每天雌虫可产卵约96粒,比正常产卵增加一倍。
        产卵后第31-35天孵化,卵要经父母蚁或工蚁舐触、抚育才能孵化,幼蚁共有6个龄期,4龄出现工、兵蚁分化,拟工蚁可以产生短翅补充型。从1龄工蚁到6龄工蚁需20.22天,孵化后19-22天出现黄兵蚁,从白兵蚁到黄兵蚁大约8-9天。
      4、巢群的成熟和发展
        台湾乳白蚁经过室内配对培养和野外移殖埋放观察。
        经过8年巢群成熟会产生有翅成虫估计当时种群数量15-20万个体,美国希加(Higa,S.Y.1981)在夏威夷进行的分飞移殖培养的单个实验群体,11年后产生有翅成虫,估计当时的种群数量已超过10万个体。
        从群体成熟次产生有翅成虫以后到巢体衰老前,估计会有30-40年时间,种群个体数量,有翅成虫数量在正常情况下都会逐年增加,才保持相对稳定,再后会逐渐衰老成自然死亡。
        台湾乳白蚁群体兵蚁比例一般幼年巢比例高达6─15%,主巢又比副巢高,主巢4.5─9.2%(平均6.85%)。副巢仅占0.9─8.0%(平均2.82%)。
      5.巢龄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巢体未产生有翅成虫前都是属幼年群体,个体大小随巢龄增长而增大。巢群产生有翅成虫就属成熟群体。台湾乳白蚁配对培养8年产生有翅成虫的个体大小基本稳定,在以后几年时间至十几年大小变化不大。但兵蚁个体在群体成熟的初期几年仍然偏小。

作者:


相关标签:

相关产品


新冠消毒
冷链消毒
登革热预防
消毒灭菌